智库动态NEWS
工信部点名的39种地方美食!正在改写中国“舌尖经济”版图
来源: 作者: 投稿时间:2025/06/30

近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

第一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重点培育名单

名单包括云南小粒咖啡

西湖龙井茶等39个重点培育对象


 


从区域特色到全国品牌

地方食品产业如何撬动文化经济?

又该怎样布局未来?

“育见新闻”专访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

消费品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许靖




育见新闻:此次发布的39个重点培育对象覆盖了乳制品、饮料、酿酒、精制茶等多个领域,在您看来这些产业门类的选择存在着哪些逻辑?它们如何体现“传统优势”与“地方特色”的结合?

许靖:从第一批重点培育名单看,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基本涵盖了食品工业主要行业门类。其中,既有像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西湖龙井茶,这些在较长历史时期中已经形成“产品—产区—品牌”映射关系的知名产业,也包含像赣南脐橙果汁、海南椰子制品等,近年来依托技术进步形成的一些新的“地标性产业”。


育见新闻:名单涉及28个省级行政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区域分布上是否呈现出特定规律(如产业集群效应、资源禀赋差异等)?未来是否可能进一步向中西部或东北地区倾斜?

许靖:第一批39个产区中,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占比接近四分之三,应该来说入选比重是比较高的。这也反映出这些地区资源禀赋突出、传统技艺丰富、饮食习惯鲜明的特点,而通过技术、人才、品牌的赋能,这些产区也从地方特色,走向千家万户。


比如西部地区的柳州螺蛳粉、昆明鲜花饼,等等,不仅国内热销,在海外市场也成为爆款。实际上我国还有许多极具潜力的特色食品产业,也正在加快成长,我们期待未来在这份美食产业地图上,有更多新选手闪亮登场。


     


育见新闻:此次发布的名单中提到遴选兼顾“产业基础、现实规模、成长潜力”与“风土人情、历史积淀、文化传承”,能否以云南小粒咖啡或西湖龙井茶为例,说明如何量化评估这些软性因素?

许靖:像西湖龙井茶等具有历史积淀的产区,还要看,开发利用情况如何,比如有非遗的产区,是否进行了技艺传承人的培养、生产性保护基地的建设,老字号品牌的传承发展等等;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区,在消费者认可基础上,还要从产业自身成绩和地方支持举措两方面来综合量化评价,比如是否完善产品标准,创建区域公共品牌、加强产业链建设等。


育见新闻:针对乳制品、酿酒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门类,与精制茶、地方小吃等传统手工艺产业,培育策略会有哪些差异化设计?

许靖:从总体上看,要按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从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方面来持续发力,这是产区培育一个共同点。


另一方面,要立足自身特点,补短板、锻长板,比方说,对一些产业化程度较低的特色产业来说,通过技术装备的升级,提升创新研发、柔性生产、规模制造能力;对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产区,通过数智化转型、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来放大已有规模优势。


育见新闻:地方特色食品往往承载非遗技艺或地域文化,您认为在产业化过程中如何平衡“标准化生产”与“文化原真性保护”?

许靖:主要是做好三方面结合。一是传承与创新结合。在加强特色资源、传统技艺保护的同时,通过产业科技创新,提升生产能力、拓展消费半径。二是优质供给和品牌打造结合。在生产品种丰富、质量过硬的特色食品产品的同时,培育一批有辨识度的优质品牌。三是消费培育与文化传播结合。在通过传统文化助力打造多元融合消费场景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活化呈现、立体传播。


育见新闻:在您看来“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目标如何分解?例如,一个地方特色产业从十亿级跃升至百亿级,需要突破哪些关键节点(如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市场拓展)?

许靖:我们认为不论全国产业,还是地方产区的发展,核心是产品,进而通过规模化形成产区,再通过配套和专业分工壮大产业链。


例如贵州刺梨加工,贵州作为刺梨种植大省,通过完善政策,吸引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形成了如果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系列化的产品矩阵,刺梨加工业年产值超60亿元。再比如,柳州螺蛳粉产业通过形成产业链专业分工,构建生产集聚区、电商产业园等板块,从地方小吃蜕变为年综合营收超过600亿元的支柱产业。


育见新闻:下一阶段培育工作将如何细化“因地制宜”原则?是否会引入动态评估机制(如根据产业增速调整支持力度)?

许靖:因地制宜发展,一是要立足原料、技艺、文化禀赋,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二是要聚焦主导产品,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三是要加快构建全国产业地图和品牌矩阵,引导特色产业竞相涌现和发展。


按照文件要求,工信部将对重点培育名单实施动态管理,每3年对入选产区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等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复评。


育见新闻:您希望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中华文化传承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有何拉动作用?

许靖:食品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我希望地方特色食品产业能够继续在稳增长、惠民生、促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了精制茶、黄酒等一些经典产品亮相等国际舞台。


另一方面,食品产业是农产品加工的主要产业之一,一般也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加快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至关重要。目前,食品工业从业超过800万人。同时,带动居民在一二三产业广泛就业、就近就业。


育见新闻:如果请您用一句话总结此次政策的核心价值,您会如何概括?它对全球食品工业格局又有何启示?

许靖:我认为此次政策的核心价值在于“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更好释放传统产业生机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只要不断与新技术、新需求结合,总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联系方式:王乐   010-68200552

电子邮箱:wangle@ccidgroup.com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12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