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民营企业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探索新形势下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2025年2月18日,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在1235会议室举办“从投融资视角看民营企业‘飞轮效应’的形成机制与路径选择”专家研讨会。会议邀请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联储证券研究院、人保资本保险资管公司、杰华特微电子等机构专家,围绕民营企业投融资结构优化、资本运作逻辑及政策支持方向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系统探讨了民营企业“飞轮效应”的核心内涵。专家指出,“飞轮效应”本质是通过战略性投融资活动,形成“资本投入→能力积累→价值创造→资本增值”的闭环增长机制,突破传统线性发展模式。
清华大学李诗林提出:“头部企业依托技术代际差和规模效应,将经营性现金流转化为战略性投资,形成利润滚动反哺机制,这是‘飞轮’持续运转的关键。”杰华特微电子李博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小而美’企业需遵循资源聚焦法则,将30%以上研发投入定向突破‘杀手锏’技术,并通过生态嵌入策略与链主企业形成创新闭环。”人保资本罗胤强调,企业需聚焦“硬技术突破”与“生态位控制”,以资本杠杆撬动产业链话语权;联储证券沈夏宜提出“直接商业化+资本市场估值”双轮驱动模式,建议关注技术专利化、服务订阅化等短期收益渠道;专家一致认为,需优化市场准入、融资担保等政策环境,降低企业技术验证与市场拓展成本。
赛迪规划所何颖所长总结指出,后续将联合专家团队深化研究,形成推动民营企业“飞轮效应”形成的政策建议,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此次研讨会通过跨界对话,为破解民营企业投融资瓶颈、激活内生增长动力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