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研究所季刊《产业政策与法规研究》于2024年10月20日刊发《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此,我国持续提高对治理的重视,不断优化制度体系,着力提升运用制度管理事务的能力,推动各领域提升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国家治理,明确提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持续提升治理效能,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本期主题为《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其次梳理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从部门管理到行业管理再到行业治理的历史演进,然后整理了各部门各地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举措,最后结合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治理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内涵
(一)治理的概念内涵;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涵;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二、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从部门管理到行业管理再到行业治理的历史演进
(一)部门管理(1949年-1992年)
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管理机构林立;
二是部门主要采取了指令性计划等行政手段对工业和信息 化领域进行严格管理;
三是经营管理权利集中。
(二)行业管理(1993年-2012年)
一是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减少;
二是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管理机构不断精简。
(三)行业治理(2013年至今)
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存在多元治理主体;
二是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法律等多种治理方式;
三是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治理围绕多维目标制定。
三、各部门各地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借鉴
(一)生态环境治理;
(二)交通运输治理;
(三)基层治理;
(四)财政治理;
(五)启示
第一,各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框架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二,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三,要明确阶段性目标,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逐步走深走实;
第四,要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治理的良好格局,实现多方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第五,要综合运用各项硬性和软性的治理措施,提高治理效能。
四、推进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一)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治理主体制度执行力亟需提升;
二是治理工具的效用仍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是治理目标的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平衡。
(二)政策建议
一是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充分提高制度执行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二是要高效配置治理工具,提高治理工具的落地成效;
三是要充分尊重平衡多主体利益,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行业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