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00!赛迪发布《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6日 13:51 来源:赛迪顾问

2022年7月20日,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由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与2021赛迪百强县相比较,2022年首次进入百强县的县域有4个,分别是:安溪县(位列86位)、彭州市(位列95位)、天门市(位列96位)和射洪市(位列98位);排位变化幅度在5位及以内的县域有56个,变化幅度在5-10位的县域有19个,变化幅度大于10位的县域有5个,排位不变的县域有16个。

与2021赛迪百强县相比较,2022年排位前进的县域有43个,退位的县域有37个;其中,前进5位及以内的县域为28个,退位5位及以内的县域也为28个,前进5-10位的县域有13个,退位5-10位的县域有6个,前进大于10位的县域有2个,退位大于10位的县域有3个。

具体来看,排位前进5位以上的县域中,湖北省占据6席,江苏省3席,陕西省、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和四川省各一席;其中,大冶市和仙桃市分别进位12位和11位,成为2022年进位最多的两个百强县。

通过比较分析,百强进位的主要经验有:

(1)规模与质量协同发展

从全国1800多个县域中脱颖而出,百强县往往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探索出自身的发展模式,如:产业体量大、产业门类多、主导产业不突出的“大而全”发展模式,或一业独大、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门类少的“小而精”发展模式,但“大而全”或“小而精”的县域发展模式,并不能持续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县域百强进位不仅要“规模”实现增长,同时也要加速经济“结构”优化。

(2)夯实制造业主体地位

百强县基本完成了包含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产业体系构建,具备了吸引资源要素的能力;但如何发挥产业空间充足、要素成本低廉等优势,进一步吸纳城市制造业要素资源的溢出,是县域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加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强化制造业主体地位,县域方能实现经济跃升、百强进位。

(3)“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成果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实现百强进位的县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加、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比重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收窄,“强县”与“富民”共同发展。